“峄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yì

注音: ㄧˋ

部首笔划:3

总笔划:8

繁体字:嶧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山

造字法:会意

笔顺:竖折竖折捺横横竖

五笔86:MCFH

五笔98:MCGH

五行:土

UniCode:U+5CC4

四角号码:27754

仓颉:UEQ

GBK编码:E1BB

规范汉字编号:3933

“峄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(嶧)

yì   ㄧˋ

◎ 〔峄山〕山名,在中国山东省邹县东南。亦称“邹山”。

◎ (嶧)

“峄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yì]

[《廣韻》羊益切,入昔,以。]

“峄1”的繁体字。

(1)山相连接。

(2)山名。详“嶧山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平水韵]:入声十一陌

[国 语]:yì

[粤 语]:jik6

“峄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 嶧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310第07

【唐韻】羊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夷益切,𠀤音亦。【說文】从山睪聲。【書·禹貢】嶧陽孤桐。【疏】東海下邳縣西有葛嶧山,卽此山也。 又【爾雅·釋山】屬者嶧。【註】言絡繹相連屬也。 又與繹通。【詩·魯頌】保有鳧繹。【註】鳧繹,二山。通作嶧。○又邑名。【左傳·文十三年】邾文公卜遷于繹。【註】繹,邾邑名。本在鄒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