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趺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fū

注音: ㄈㄨ

部首笔划:7

总笔划:11

繁体字:趺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足

造字法:

笔顺:竖折横竖横竖横横横撇捺

五笔86:KHFW

五笔98:KHGY

五行:水

UniCode:U+8DBA

四角号码:65180

仓颉:RMQO

GBK编码:F5C3

规范汉字编号:4829

“趺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fū   ㄈㄨˉ

◎ 同“跗”。

◎ 〔趺坐〕佛教徒盘腿端坐的姿势。

◎ 碑下的石座:魑首龟趺。

“趺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fū]

[《廣韻》甫無切,平虞,非。]

(1)同“跗”。脚背。

(2)同“跗”。脚。

(3)同“跗”。脚印。

(4)同“跗”。双足交叠而坐。

(5)碑刻等的底座。

(6)基址,底脚。

(7)花萼。

(8)用同“俯”。趴下;趴伏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甫無切,上平10虞,fū,遇合三平虞幫

[平水韵]:上平七虞

[粤 语]:fu1

“趺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中】【足字部】 趺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1222第01

【廣韻】甫無切【集韻】風無切,𠀤音膚。【集韻】與跗同。【束皙·補亡詩】白華絳趺。【註】趺與跗同。【劉禹錫·奚陟𥓓】螭首龜趺。 又【釋名】拜于丈夫爲趺,趺然屈折下視地也。 又【廣韻】跏趺,大坐也。《婆娑論》:結跏趺坐,是相員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