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鄅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yǔ

注音: ㄩˇ

部首笔划:2

总笔划:11

繁体字:鄅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阝

造字法:

笔顺:撇竖折横竖折竖横捺折竖

五笔86:TKMB

五笔98:TKMB

五行:水

UniCode:U+9105

四角号码:27227

仓颉:HBNL

GBK编码:E068

规范汉字编号:7295

“鄅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yǔ   ㄩˇ

◎ 中国春秋时国名,故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北。

◎ 姓。

“鄅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yǔ]

[《廣韻》王矩切,上麌,云。]

春秋古国名。妘姓。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北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鱼部喻三母,hiua

[广 韵]:王矩切,上9麌,yǔ,遇合三上虞云

[平水韵]:上声七麌

[粤 语]:jyu5

“鄅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鄅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274第27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王矩切,音禹。【說文】妘姓之國。【春秋·昭十八年】邾人入鄅。【註】鄅國,今琅邪開陽縣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鄅子之後,以國爲姓,去邑从禹。 又【韻會】果羽切【五音集韻】俱禹切,𠀤音矩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