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赧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nǎn

注音: ㄋㄢˇ

部首笔划:7

总笔划:11

繁体字:赧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赤

造字法:形声

笔顺:横竖横撇竖撇捺折竖折捺

五笔86:FOBC

五笔98:FOBC

五行:火

UniCode:U+8D67

四角号码:47247

仓颉:GCSLE

GBK编码:F4F6

规范汉字编号:4725

“赧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nǎn   ㄋㄢˇ

◎ 因羞惭而脸红:赧赧。赧然。赧愧。赧颜。赧然汗下。

英文翻译

blushing

“赧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nǎn]

[《廣韻》奴板切,上潸,泥。]

亦作“1”。

(1)因羞愧而脸红;惭愧。

(2)通“戁”。恐惧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奴板切,上25潸,nǎn,山開二上刪娘

[平水韵]:上声十五潸

[粤 语]:naan5

“赧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中】【赤字部】 赧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214第03

【廣韻】奴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乃版切,𠀤音戁。【說文】面慚赤也。【孟子】觀其色赧赧然。【趙岐註】面赤,心不正之貌。 【說文】作𧹠。【集韻】或从皮作𧹞,亦作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