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僿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sài

注音: ㄙㄞˋ

部首笔划:2

总笔划:15

繁体字:僿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亻

造字法:

笔顺:撇竖捺捺折横横竖竖横撇捺横竖横

五笔86:WPFF

五笔98:WPAF

五行:火

UniCode:U+50FF

四角号码:23214

仓颉:OJTG

GBK编码:8377

规范汉字编号:

“僿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sài   ㄙㄞˋ

◎ 轻薄;不诚恳。

◎ 闭塞。

◎ 粗鄙。

◎ 虚伪。

“僿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sài]

[《廣韻》式吏切,去志,書。]

[《集韻》先代切,去代,心。]

(1)浇薄,不诚实。

(2)闭塞不通。

(3)朴实少文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式吏切,去7志,shì,止開三去之書

[平水韵]:去声四寘

[国 语]:sài

[粤 语]:si1zi6

“僿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僿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18第20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相吏切,音笥。細碎也,無悃誠也。【史記·高祖紀贊】救僿莫若以忠。 又【廣韻】式吏切,音試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