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烈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liè

注音: ㄌㄧㄝˋ

部首笔划:4

总笔划:10

繁体字:烈

汉字结构:上下结构

简体部首:灬

造字法:形声

笔顺:横撇折捺竖竖捺捺捺捺

五笔86:GQJO

五笔98:GQJO

五行:火

UniCode:U+70C8

四角号码:12330

仓颉:MNF

GBK编码:C1D2

规范汉字编号:1871

“烈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liè   ㄌㄧㄝˋ

◎ 火势猛;引申为猛,厉害:烈火。烈焰。烈酒。烈马。烈性。激烈。剧烈。

◎ 气势盛大:轰轰烈烈。

◎ 刚直,有高贵品格的;为正义而死难的:烈女。壮烈。先烈。烈士。

◎ 功业:功烈。

◎ 古同“列”,行列。

英文翻译

intense   stern   strong   upright   violent

“烈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liè]

[《廣韻》良薛切,入薛,來。]

亦作“煭1”。

(1)指火势猛。

(2)烤;烧。

(3)光明;辉煌。

(4)引申指显赫。参见“烈考”、“烈祖”。

(5)甚。厉害;猛烈。

(6)甚。胜于;超过。

(7)严厉;严酷。

(8)刚直;坚贞。

(9)指勇决。

(10)威。威武。

(11)威。威力。

(12)指香气浓重。

(13)指香,香气。

(14)寒冷。

(15)美好;美妙。

(16)功业;业绩。

(17)指重义轻生或建功立业的人。

(18)特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。参见“烈屬”、“先烈”。

(19)祸害,祸患。

(20)树木被砍伐后重生的新芽。

(21)通“迾”。遮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月部来母,liat

[广 韵]:良辥切,入17薛,liè,山開三入仙A來

[平水韵]:入声九屑

[粤 语]:lit6

[闽南语]:liat8

“烈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烈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669第16

〔古文〕煭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良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蘖切,𠀤音列。【說文】火猛也。【玉篇】熱也。【書·胤征】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。 又【詩·鄭風】火烈具舉。【傳】烈,列也。【箋】列人持火具舉,言衆同心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烈,業也。【書·伊訓】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。【傳】湯有功烈之祖,故稱焉。 又【詩·小雅】烝衎烈祖。【箋】烈,美也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烈,光也。【詩·周頌】休有烈光。 又【爾雅·釋訓】烈烈,威也。【詩·小雅】烈烈征師。【箋】烈烈,威武貌。 又【詩·小雅】憂心烈烈。【箋】烈烈,憂貌。 又【詩·小雅】南山烈烈。【傳】烈烈然至難也。【疏】値時寒甚,視南山則烈烈然,愴其至役之勞苦,而情以爲至難也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烈,餘也。【註】𨻰鄭之閒曰烈。【揚子·方言】晉衞之閒曰烈。 又【詩·大雅·雲漢序】宣王承厲王之烈。【箋】烈,餘也。 又【孟子】於今爲烈,如之何其受之。【註】於今爲烈烈明法,如之何受其餽也。 又【韻會】毒也。【前漢·公孫弘傳】若湯之旱,則桀之餘烈也。 又【戰國策】聞弦者,音烈而高飛。【註】烈,猛也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烈,暴也。【史記·酷吏傳】皆以酷烈爲聲。 又【諡法】有功安民曰烈。秉德遵業曰烈。 又【集韻】忠烈也。【韻會】剛正曰烈。【史記·伯夷傳】烈士徇名。又【聶政傳】乃其𡛷亦烈女也。 又【爾雅·釋草疏】本草,石芸味甘。一名螫烈。 又【通典·兵制】五人爲烈,烈有頭目。詳火字註。 又姓。【拾遺記】烈裔工畫。 又與裂通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軍人分烈莽身支節。 又【唐韻正】古音例。【詩·豳風】一之日觱發,二之日栗烈。無衣無褐,何以卒歲。【傳】栗烈,寒氣也。又【大雅】載燔載烈,以興嗣歲。【傳】貫之加于火曰烈。【楊戲楊季休贊】征南厚重,征西忠克,統時選士,猛將之烈。【註】克,苦代反。◎按字彙引此云:叶力質切。非。朱子於詩七月生民烈字,俱云:叶力制反。唐韻正直以爲古音例。所引經傳子集甚詳,皆確有明據,應从之。 又與厲通。【詩·大雅】烈假不瑕。【釋文】烈,鄭作厲。力世反。又【禮·祭法】厲山氏之有天下也。【註】厲山氏炎帝也。起于厲山,或曰烈山氏。魯語作列山。左傳作烈山。【水經注】賜水西逕厲鄕南,水南有重山,卽烈山也。山下一穴,相傳神農所生處,故禮謂之烈山氏。【唐韻正】莊子齊物論,厲風濟,則衆竅爲虛。厲卽烈字。 又音賴。見【詩·大雅·烈假註】鄭虔讀。 又與冽通。【詩·小雅】有冽氿泉。【疏】七月云:二之日栗冽,是冽爲寒氣也。 【說文】本作𤉩。 列烈二字原从歺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