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蜑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dàn

注音: ㄉㄢˋ

部首笔划:6

总笔划:12

繁体字:蜑

汉字结构:上下结构

简体部首:虫

造字法:

笔顺:撇竖横折折捺竖折横竖横捺

五笔86:THPJ

五笔98:THNJ

五行:火

UniCode:U+8711

四角号码:12136

仓颉:NMLMI

GBK编码:CD9E

规范汉字编号:

“蜑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dàn   ㄉㄢˋ

◎ 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。

◎ 蜑民的船。

◎ 古同“蛋”,鸟、龟、蛇等生的带有硬壳的卵。

“蜑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dàn]

[《廣韻》徒旱切,上旱,定。]

亦作“蜒3”。

(1)旧时南方少数民族之一。

(2)旧时南方的水上居民。

(3)借指蜑船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徒旱切,上23旱,dàn,山開一上寒定

[平水韵]:上声十四旱

[粤 语]:daan6

“蜑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申集中】【虫字部】 蜑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1085第11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蕩旱切【正韻】徒亶切,𠀤音但。【說文】南方夷也。【晉書音義】天門蜑,蠻屬。見《文字集略》。【華陽國志】漢髮縣有鹽井,諸縣北有獽蜑。【韓愈·房公墓碣】林蠻洞蜑。 一作蜒。或作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