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戟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jǐ

注音: ㄐㄧˇ

部首笔划:4

总笔划:12

繁体字:戟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戈

造字法:会意

笔顺:横竖竖折横横横竖横折撇捺

五笔86:FJAT

五笔98:FJAY

五行:金

UniCode:U+621F

四角号码:43450

仓颉:JJI

GBK编码:EAAA

规范汉字编号:5092

“戟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jǐ   ㄐㄧˇ

◎ 古代一种合戈、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:钩戟。戟指。铁戟。青铜戟。

英文翻译

halberd   halbert

“戟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jǐ]

[《廣韻》几劇切,入陌,見。]

亦作“屰3”。亦作“1”。

(1)古代兵器名。合戈、矛为一体,略似戈,兼有戈之横击、矛之直刺两种作用,杀伤力比戈、矛为强。

(2)仪仗名。

(3)伸出;张开。

(4)刺激。

(5)敲击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铎部見母,kyak

[广 韵]:几劇切,入20陌,ji,梗開三入庚見

[平水韵]:入声十一陌

[唐 音]:gi?k

[国 语]:jǐ

[粤 语]:gik1

[闽南语]:kek8

“戟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戟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413第09

〔古文〕屰【廣韻】几據切【集韻】訖逆切,𠀤音㻷。有枝兵也。【增韻】雙枝爲戟,單枝爲戈。【釋名】戟,格也,傍有枝格也。【典略】周有雍狐之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戟廣寸有半寸,內三之,胡四之,援五之。【註】戟,今三鋒戟也。內長四寸半,胡長六寸,援長七寸半。 又地名。【戰國策】秦舉安邑,而塞女戟。【註】女戟在太行西。 又與棘通。【周禮·天官·掌舍棘門註】以戟爲門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子都拔棘以逐之。【註】棘戟也。【禮·明堂位】越棘大弓。【註】棘戟同。 又【韻補】叶訖約切,音腳。【詩·秦風】脩我矛戟,與子偕作。【揚子·太玄經】比札爲甲,冠矜爲戟。被甲荷戟,以威不恪。 【說文】作𢧢。


考證:〔比禮爲甲。〕 謹照揚子原文比禮改比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