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殽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xiáo

注音: ㄒㄧㄠˊ

部首笔划:4

总笔划:12

繁体字:殽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殳

造字法:

笔顺:撇捺横撇竖折横横撇折折捺

五笔86:QDEC

五笔98:RDEC

五行:火

UniCode:U+6BBD

四角号码:47247

仓颉:KBHNE

GBK编码:9AA5

规范汉字编号:7525

“殽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xiáo   ㄒㄧㄠˊ

◎ 同“淆”。

xiào   ㄒㄧㄠˋ

◎ 古同“效”,效法。

“殽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xiáo]

[《廣韻》胡茅切,平肴,匣。]

错杂;混杂。

[②][yáo]

[《廣韻》胡茅切,平肴,匣。]

(1)通“肴”。带骨的熟肉。

(2)通“肴”。泛指菜肴。

(3)通“肴”。吃;食用。

(4)同“崤”。古地名。古代九塞之一。

[③][xiào]

[《集韻》後教切,去效,匣。]

通“效1”。

(1)效法。

(2)效果;征验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宵部喻三母,he?

[广 韵]:胡茅切,下平5肴,xiáo,效開二平肴匣

[平水韵]:下平三肴

[国 语]:yáo,xiáo,xiào

[粤 语]:ngaau4

[闽南语]:ngau5

“殽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辰集下】【殳字部】 殽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586第06

【唐韻】胡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何交切,𠀤音爻。【說文】相雜錯也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鑄作錢布皆用銅,殽以連錫。【註】連,錫之別名。謂以連與錫,雜銅而爲錢也。 又亂也。與淆同。【前漢·董仲舒傳】賢不肖混殽。【陳遵傳】作溷殽,義同。 又豆食也。與肴同。【詩·小雅】殽核維旅。【毛傳】殽,豆實也。【鄭箋】豆實,葅醢也。凡非穀而食之曰殽。【周禮·天官】醢人掌四豆之實,韭葅醯醢之等,皆實之於豆。 又俎實也。【詩·大雅】爾殽旣將。【鄭箋】殽,謂牲體也。正義曰:歸俎者,以牲體實之於俎,故謂之俎實。 又肉帶骨曰殽。【禮·曲禮】左殽右胾。【註】殽,骨體也。殽在俎,胾在豆。【疏】熟肉有骨俎。 又地名。亦山名。與崤同。【春秋·僖三十三年】晉敗秦師于殽。【杜預註】殽,在弘農澠池縣西。本又作崤。【地理通釋】《呂氏春秋》九塞,殽其一也。《春秋正義》云:俗呼爲土殽、石殽,其阨道在兩殽之閒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自殽以東,名山五。【註】殽,戸交反,亦音豪。 又【集韻】胡刀切,音豪。義見上。 又【集韻】後敎切【正韻】胡孝切,𠀤與效同。象也。【禮·禮運】禮必本於天,殽於地。【疏】殽,效也。天遠故言本,地近故言效。【揚子·太𤣥經】密於腥臊,三日不覺殽。【註】殽,效也。言相克害,終日不效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