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隰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xí

注音: ㄒㄧˊ

部首笔划:2

总笔划:16

繁体字:隰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阝

造字法:会意

笔顺:折竖竖折横横折折捺折折捺捺捺捺捺

五笔86:BJXO

五笔98:BJXO

五行:金

UniCode:U+96B0

四角号码:76233

仓颉:NLAVF

GBK编码:DAF4

规范汉字编号:6189

“隰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xí   ㄒㄧˊ

◎ 低湿的地方:“山有榛,隰有苓”。

◎ 新开垦的田。

“隰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xí]

[《廣韻》似入切,入緝,邪。]

(1)低湿的地方。

(2)新垦的田地。

(3)春秋齐邑名,即犁丘。在今山东省临邑县西。

(4)古州名。在今山西省隰县。春秋晋称蒲邑,汉为蒲子县,隋为隰州。

(5)姓。春秋时齐有大夫隰朋。见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。

[②][xiè]

[《集韻》悉協切,入帖,心。]

同“濕4”。

人名用字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缉部邪母,zi?p

[广 韵]:似入切,入26緝,xí,深開三入侵A邪

[平水韵]:入声十四缉

[粤 语]:zaap6

“隰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戌集中】【阜字部】 隰; 康熙笔画:22; 页码:页1362第12

〔古文〕𨻿【唐韻】似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席入切,𠀤音習。【爾雅·釋地】下濕曰隰。【說文】阪下濕也。【釋名】隰,蟄也。蟄,濕意也。【書·禹貢】原隰底績。【詩·邶風】山有榛,隰有苓。【公羊傳·昭元年】下平曰隰。 又【詩·周頌】徂隰徂畛。【箋】隰謂新發田也。【疏】隰,指地形而言,則是未嘗墾發,故知謂新發田也。 又【左傳·桓三年】逐翼侯于汾隰。【註】汾隰,汾水邊也。【後漢·西羌傳】昔晉侯敗北戎于汾、隰。【註】二水名。○按汾隰,當從左傳註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王與鄭人隰郕。【註】在懷縣西南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西河郡隰成。又【左傳·文十六年】先君蚡冒,所以服陘隰也。【註】陘隰,地名。 又【廣韻】州名。左傳曰:重耳居蒲,卽隰川州,故蒲城是也。漢爲蒲子縣後,魏齊周之閒爲沁州。隋爲隰州,以州前有泉下濕,蓋取下濕之義名之也。又姓。【左傳·僖九年】齊隰朋帥師會秦師,納晉惠公。 又【集韻】悉協切,音燮。人名。春秋傳有公子隰。○按春秋襄八年,鄭人侵蔡,獲蔡公子燮。燮,榖梁傳作溼。釋文,溼,本又作隰,又音燮,是隰直與燮通用,不特音同也。 【玉篇】同𨻸。【集韻】或作𨻽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