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螓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qín

注音: ㄑㄧㄣˊ

部首笔划:6

总笔划:16

繁体字:螓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虫

造字法:

笔顺:竖折横竖横捺横横横撇捺撇横竖撇捺

五笔86:JDWT

五笔98:JDWT

五行:木

UniCode:U+8793

四角号码:55194

仓颉:LIQKD

GBK编码:F2FB

规范汉字编号:

“螓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qín   ㄑㄧㄣˊ

◎ 古书上说的一种蝉,比较小,方头广额,身体绿色:“螓首蛾眉。”

◎ 蝇。

“螓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qín]

[《廣韻》匠鄰切,平真,從。]

蝉的一种。较小,色绿,方头广额,身有彩纹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匠鄰切,上平17眞,qín,臻開三平眞A從

[平水韵]:上平十一真

[粤 语]:ceon4

“螓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申集中】【虫字部】 螓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093第17

【唐韻】匠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慈鄰切,𠀤音秦。蟲名,似蟬而小。一名蜻。蜻,𧉒也,頭方有文。【詩·衞風】螓首蛾眉。【傳】螓首,顙廣而方。【夢溪筆談】蟭蟟之小而綠色者,北人謂之螓。 又【爾雅翼】大蠅曰胡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