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鲈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lú

注音: ㄌㄩˊ

部首笔划:8

总笔划:13

繁体字:鱸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鱼

造字法:形声

笔顺:撇折竖折横竖横横竖横折横撇

五笔86:QGHN

五笔98:QGHN

五行:火

UniCode:U+9C88

四角号码:21107

仓颉:NMYS

GBK编码:F6D4

规范汉字编号:5525

“鲈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(鱸)

lú   ㄌㄨˊ

◎ 〔鲈鱼〕体侧扁,嘴大,鳞细,背灰绿色,腹面白色,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。生活在近海,秋末到河口产卵。为常见的食用鱼类。

◎ (鱸)

“鲈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lú]

[《廣韻》落胡切,平模,來。]

亦作“魲1”。“鲈1”的繁体字。

(1)松江鲈鱼。杜父鱼科。鳃膜上各有两条橙黄色的斜纹,古人误为四鳃,故又称“四鳃鱸”。鳞退化,体呈黄褐色。生活在近岸浅海,夏秋进入淡水河川后,肉更肥美,尤以松江所产最为名贵。

(2)鮨科鲈鱼。体侧扁,巨口細鳞,背部灰绿色,腹面白色,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。夏季进入淡水,冬季返回海中。我国沿岸浅海均产。

音韵参考

[平水韵]:上平七虞

[粤 语]:lou4

[闽南语]:loD5

“鲈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鱸; 康熙笔画:27; 页码:页1480第51

【廣韻】落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龍都切,𠀤音盧。魚名。【正字通】巨口細鱗似鱖,長數寸,有四腮,俗呼四腮魚。以七八月出吳江,松江尤盛。天下之鱸皆兩腮,惟松江四腮。【後漢·左慈傳】所少吳松江之鱸魚耳。【註】神仙傳云:松江出好鱸,魚味異他處。【晉書·張翰傳】見秋風起,思松江蒪羹鱸鱠,命駕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