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蓨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tiáo

注音: ㄊㄧㄠˊ

部首笔划:3

总笔划:13

繁体字:蓨

汉字结构:上下结构

简体部首:艹

造字法:

笔顺:横竖竖撇竖竖撇折捺竖折横横

五笔86:AWHE

五笔98:AWHE

五行:木

UniCode:U+84E8

四角号码:44227

仓颉:TOLB

GBK编码:C98A

规范汉字编号:

“蓨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tiáo   ㄊㄧㄠˊ

◎ 古同“蓧”,羊蹄菜,一种草本植物,根可入药。

◎ 古县名,在今中国河北省景县。

“蓨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tiáo]

[《廣韻》他歷切,入錫,透。]

[《集韻》田聊切,平蕭,定。]

亦作“蓚1”。

(1)草名。又名羊蹄草。多年生草本。根入药。

(2)古县名。在今河北省景县南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他歷切,入23錫,ti,梗開四入青透

[粤 语]:sau1tiu1tiu4

“蓨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蓨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052第07

【唐韻】他歷切,音剔。蓧蓨,見上(蓧字)。 又【集韻】他凋切,音祧。【爾雅·釋草】苗,蓨。又【說文】徒聊切,音迢。義同。 又與條通。【史記·周勃世家】亞夫封爲條侯。【註】條,表皆作蓨。 又【集韻】思留切,音脩。說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