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鞌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ān

注音: ㄢ

部首笔划:9

总笔划:15

繁体字:鞌

汉字结构:上下结构

简体部首:革

造字法:

笔顺:捺捺折折撇横横竖竖横竖折横横竖

五笔86:PVAF

五笔98:PVAF

五行:土

UniCode:U+978C

四角号码:30506

仓颉:JVTJ

GBK编码:EC94

规范汉字编号:

“鞌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ān   ㄢˉ

◎ 古同“鞍”。

“鞌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ān]

[《集韻》於寒切,平寒,影。]

亦作“鞌1”。

(1)鞍子。

(2)古地名。春秋齐地,在今山东省济南市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烏寒切,上平25寒,ān,山開一平寒影

[粤 语]:on1

“鞌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戌集中】【革字部】 鞌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387第23

【唐韻】烏寒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於寒切,𠀤音安。【說文】馬鞁具也。【玉篇】馬鞌。【廣韻】鞌韉。【前漢·韓安國傳】投鞌高如城者數所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成二年】戰於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