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鄵”基本信息

拼音: cào

注音: ㄘㄠˋ

部首笔划:2

总笔划:15

繁体字:鄵
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
简体部首:阝

造字法:

笔顺: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横竖撇捺折竖

五笔86:KKKB

五笔98:KKKB

五行:火

UniCode:U+9135

四角号码:67927

仓颉:RDNL

GBK编码:E093

规范汉字编号:

“鄵”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cào   ㄘㄠˋ

◎ 古地名,中国春秋时属郑,在今河南省新郑、鲁山二县之间。

◎ 姓。

“鄵”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cào]

[《廣韻》七到切,去号,清。]

古地名。春秋郑地。故地在今河南新郑至鲁山之间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七到切,去37号,cào,效開一去豪清

[粤 语]:cou3

“鄵”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鄵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1278第26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七到切,音造。地名。【春秋·襄十七年】鄭伯髠頑卒于鄵。【註】鄭地。 又【集韻】千遙切,音鍫。蘇遭切,音騷。倉刀切,音操。倉含切,音參。義𠀤同。